分类目录归档:元学习

对个人知识库(PKM)的一些理解

PKM

PKM是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缩写。这个跟当时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类似,核心都在Management上。
实际上对于Information,使用管理的方法是没问题的。因为信息总类都基本是固定的(联系人,日程之类的);而Knowledge的内容都是不固定的,而且是很难做到预先的层级划分。
如果你使用传统的EverNote,Joplin等工具,对知识进行树形分类你会发现怎么都分不对;最后,为了分类的正确性,而不停调整分类。

P.A.R.A.方法

这个方法我实践下来,更像是PIM的管理方法,而不是PKM。虽然我觉得,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和正在做的东西分成AREA和PROJECT这种方式深得我心。但实际实践下来却发现,这个方法实际上更关心AREA和PROJECT,对RESOURCES的管理方式一点没有提及。或者说Resources实际上还是按照传统的进行树形分类。所以我觉得P.A.R.A.并不是一个个人知识管理的好办法。甚至说它不是一个PKM的方法,更像一个个人OKR系统。

识别什么是Knowledge

通过整理自己的笔记(从WIZ->NOTION->OBSIDIAN->OBSIDIAN+JOPLIN)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所谓的”笔记”,其实大部分都这些类型:

  • 网上摘抄,参考之前自己写的:笔记整理、DataHoarder和NAS
    • Maybe Later类型,感觉可能会有用,想保留下来(Tab数量已经爆棚)
    • 操作手册类型的笔记。都是整篇内容取录下来
    • Awesome类笔记
  • 自己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命令(Cheatsheet之类的)方便后面翻阅
  • 项目中的一些有用的信息之类(账号、地址)

其实上面这些都不是你自己知识,只有当你对里面的一些内容有自己的看法、总结时,才是你真正的知识。虽然这些不是你的知识,但也是属于有用的东西。我觉得可以放到Joplin上,这类内容,其实很容易就会有一个归属的,而且这种归属还特别容易分类。

Zettelkasten

前面说了树形的分类会导致不停的要调整分类,会陷入类似满足数据库范式一些悖论,整个系统因为要满足范式规范而进行复杂的表设计。正如Mongo对范式的问题给出解法:既然要满足高范式设计这么麻烦,我干脆就只用最低的范式去做这个事情。Zettelkasten就是这么个方法:既然分类这么麻烦,我索性不分类了。所有的卡片都是一样处理,放到同样的地方。这里有两个重要的点:
1. 我先不管分类,先把想法和东西先记录下来
2. 后面需要回头对卡片用其他方法索引起来,并且索引的过程中其他相关内容进行回溯更新
其中重点的是2:需要不停审视你的笔记、建立索引。意味着你的笔记要不停的被Review和更新,而不是躺在某个分类发臭。
至于ZKID,其实我觉得对于Obsidian或者其他支持超链接的笔记,是不太重要的。对于卢曼那个用原始卡片盒,ZKID是索引主题的关键。


References
什么是 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法?

笔记整理、DataHoarder和NAS

笔记整理

最近在将笔记从Wiz转移Obsidian。突然发现以前从有道时代开始收集的“笔记”基本很多都是无用的。在这里给自己总结一下,避免新的仓库出现同样的问题:

第一个是Maybe Later类型。在Wiz的仓库类型的笔记有很多属于这种,整篇文章其实有一些观点是有意思,想深入去挖掘一下,然后就正个文章就保存下来。实际这篇文章可以通过提取一些想研究的关键字,然后放入Inbox、Draft里面。让后面的自己的去判断有没有研究的价值。对于这种闪光类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很快就会放弃了。毕竟人的时间的是有限的,在没有对比的时候可能觉得很有趣,但是在一堆想法里面获取这个东西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多的研究价值。

第二个是操作手册类型的笔记。这类型的笔记基本是教你在XXX环境中处理YYY事情的步骤。这类型的笔记问题有三点:

  1. 很容易过时。例如我的笔记里曾经有一篇《FreeBSD 9.2下搭建Xorg环境》,这是一篇大概是14年的笔记本。现在FreeBSD都到13了,而且X环境也变成了Wayland,这个摘录就显得毫无意义。
  2. 很容获得。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而且在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帮助下,即便的是一些历史性的资料,也比较容易获得。除非你预计在一个脱机或者互联网彻底被破坏的末世环境中使用。如果在这个情况下,官方的Manual+源代码不比这种杂乱的资料有用?
  3. 很容易产生错觉。从我目前整理来看,这类笔记由于非常容易获得(一个WebCliper就可以),让自己产生一种知识库很“充裕”的错觉。这类笔记的增多很容易让自己笔记库变成一个松鼠窝。

如果真的要摘录这类型的笔记,那重复参考上面的标准:不容易过时的、不容易获得的,并且需要经过提取过而不是整页摘录的,并且融入自己笔记体系。

第三个是Awesome类笔记。这类型的笔记发散得很厉害,有点像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的集合。很大程度上,我选择记录下来是因为觉得以后会有用或者作为一个提醒,提醒自己去后面去看一下。另外这类笔记基本是在Github上的仓库,有些作者保持更新,所以直接摘录下来作用不大。目前还没考虑怎么处理这种笔记,除了有一些太水的列表直接扔掉外。

关于笔记系统要怎么建立后面等Obsidian的PKM成型后再给自己的看法。

松鼠症(Data Hoarder)

在整理这些笔记的过程中,发现以前笔记的仓库也是一个松鼠窝,里面堆满各种松子。实际一个知识库(PKM)重要的是自己总结的内容,而不是网上摘录的一些文章。任何网上参考的内容,实际只需要记录一个关键字。我甚至还在WIZ笔记里面找到了某些RFC规范,我到底保存下来这些干嘛?RFC本身就是一个公开的规范,只需要一个编号、标题,就能在网上找到。回想起自己最早的Data Hoarder的行为,可能是高一的时候。当时在学VB编程,好不容易从YAHOO的网站目录上,找到一个VB源码案例网站。当时只能利用56K的MODEM下载回来本地慢慢研究,久而久之,收集的内容就多了。然后开始大学,有了2M的宽带,有了BT,有了eMule,就那种免费下载资料的感觉让人愉悦。各种电影、资料和软件,让人不舍。最初还有硬盘容量的限制,当时硬盘每GB价格还是挺贵的。后来刻录光驱大众化,这种囤积的欲望达到巅峰。在eMule/BT->刻录的循环中乐此不疲。曾经还因为感觉在光碟上写内容太麻烦,做了一套基于文本的CD内容记录系统。

NAS

大约在2014年,群晖和QNAP开始培育消费市场的NAS的时候,我也开始尝试和组装一套DIY的NAS。NAS可以是说为Data Hoarder量身订造的产品。将下载和存储二合为一,而且大容量的机械硬盘也开始普及硬盘,开始进入TB级。在拥有了NAS以后,松鼠症得到了完美的研究,将各种资料转移到NAS上。唯独刻录光碟这个事情成为了过去。直到最近整理笔记,开始反思这种收集的行为以及家用NAS的必要性。其实对于大部分来说人,刨去网络下载内容(电影、资料等)真的不需要NAS。尤其是商业公司开始将这种少数人需要使用的物品,包装成普通消费需要的物品时,事情会变得复杂起来。例如这个案例,还有一堆对RAID没有清楚认识的人。这也不能怪消费者,有多少人建QTier的时候会去看Datasheet;又有多少人直到QTier其实对家用基本是没啥作用的呢。而NAS厂商似乎没在易用性上做出过多的考虑,各种的PHOTO App、同步云盘等体验简直不要太难用。即便是从2012年到现在,经过10年的发展,APP的稳定性、易用性依然无法达到一个商用APP的标准。这里有一个视频,是我感觉作为一个普通人对NAS比较中肯的评价。菊花厂最近也出了一个NAS,似乎大家对NAS讨论又热烈起来,期望能将NAS的易用性提高一个高度。但是我对这个是比较悲观的。影音、相册这块要做出花,需要的算力不低;对于影音本身也是一个灰色地带,直接在集群处理也不太合适,而且成本很高。

对于我来说,戒掉屯资料的习惯后,其实本身需要存储的资料并不多。这个NAS坏掉以后估计我也不会再考虑再入手。

重拾专注力

重登好久不上的微博,刚好发现一个关于专注力的视频:《如何保持极致专注》。想到自己似乎很久没有关注这方面的内容,看完之后简单总结一下:

  1. 处理好压力水平。虽然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种只是表明Deadline对短期任务的一种促进力;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过多压力会很大程度的消耗自己对长期规划的能力,使自己更倾向于短期的满足(后面有机会我再单独总结一下自己的情况)。
  2. 从被动关注变为主动。这个其实是老生长谈了,简单来说就是将主动获取短期快乐行为从被动(无意识的)修正为主动有意识的。目的并不是要禁止获取短期快乐行为,而是要自己把握主动权。
    1. 建立Not TODO List去提醒自己
    2. 建立明确的活动周期。我认为对于长期有利行为或者短期满足(自我奖励)对有用。对于长期有利的行为在制定目标和结束周期后,会对自己有明确的鼓励作用;对于短期满足的行为,设定结束时间会减少自身的“罪恶感”以及明确自己已经得到过奖赏,避免陷入无止境的奖励(重复刷视频网站、信息网站的推荐流)
    3. 设定任务清单和优先级排序。

最近我已经将大部分的笔记内容从Notion和WIZ迁移到Obsidian。并开始逐步恢复时间日志等内容,接着就要开始实践上面的内容。尝试让自己回到几年前的精神和生理状态。

Notion并不适合作为PKM核心组织软件

本文作为我个人尝试使用Notion作为PKM的核心软件这一段时间(大概6个月左右)碰到的困惑、疑问和总结。通过下面阐述的几点思考,最终得出标题中的结论,并且在文末简述后续尝试的方向。

  • 官方定位

从今年开始迁移到notion后,虽然基本能保持周更新。但更新的内容基本跟团队协作相关。除Synced block外基本都没有对PKM这块做增强;依然没有整合Diagram。由这些更新内容可以看出来官方团队对其的定位更偏向一个团队协作的工具。

  • Database很难实现复杂的查询关系

Database是Notion是其核心并具有特色的功能。只需要简单的点击就可以对数据进行过滤、分组和统计。这个功能确实很有用,但是在应用到复杂的场景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限制。而且呈现的视图也基本是固定的几个模板。

虽然Notion支持文档的双向引用,但是引用仅仅作为一个普通属性显示在文档上,并且无法做任何的自定义。这样引用的可读性基本为0。类似这种信息应该有一个单独的试图并做优化,而不应该这样统一处理。

  • 文档编写能力比较弱

对于Notion编辑器本身编辑的能力比较弱。而且偏离标准Markdown,譬如可以拖动Block,在一行内嵌多个Block,在导出到其他软件时必定会丢失该信息。不支持StarUML、Mermaid等Code-Based diagram。不过公平的说,Notion编辑器的Embed支持确实多,但是嵌入的质量不好评价。而且对于这种嵌入,也不太具有可移植性,用起来也是小心翼翼。

  • 无法离线

这个恐怕是许多人诟病的点。虽然官方一直说在改进中,但是由于其实现机制,我对后面离线笔记的功能存疑。从程序的角度去考虑,就算出来了也有可能会有功能残缺。假如离线后不能用Database,那离线的意义在哪?而且对于Notion本身有分享功能、并且服务器在海外的网站,在国内无法访问也是迟早的事情。届时如果只有一个残缺的离线模式,想想也觉得痛苦。

  • 内容安全性

这也是许多人诟病的一点。官方明确表态不会支持端到端的加密,文档内容会以明文保存在服务器。就算我们忽略掉内部员工、AWS可以直接访问文档内容的风险。也很难避免以后出现漏洞导致文档被错误分享到公网。按照目前的观察,Notion的分享和内部文档并没有物理隔离,公网有可能会访问到私有的内容。其实对于端到端加密实现起来也不困难,大部分的需求也只是存文本的加密。不知道为什么官方一直在忽略这个需求。

总结

虽然说了Notion这么多的问题,但这些仅仅是它作为PKM时的一些我认为的缺陷。一方面,Notion在处理大量同质的内容管理和多人协作上确实有它的优势。譬如,我想做一个简单CRM、HumanResources的管理,确实相当好用。又例如作为的一个简易的GTD、敏捷开发工具+Wiki、OKR追踪等,基本能满足中小型团队的需求。另一方面,如果要作为自己的PKM数据使用,I think,I will pass。